惊鸿鹊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8小说www.128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送走王纯义,李延宁当即召集所有匠人,开始研究马车木轨道。

这条官道已经是前人严格勘测选出来的路线,周边大多数是平坦地区。只有一段路是缓坡,中间凸起,遇到大雨的冲刷,凸起部分的黏土容易顺着水流流失,地面会凹凸不平。又是缓坡,马拉车不易。

李延宁与工匠们交流后,才知道,这些年纪大一些的工匠都曾在服徭役时维修过这段路。

除了这段路,还有一段管道极其容易被落石阻挡,原因是这片林子种的大多是榉木,随着人口的增加,榉木多被砍伐做家具,导致裸露的山体多,大雨天容易有落石。就算现在开始种树,也来不及马上达到固土的程度。

叶明当初就是因为这段官道被阻挡,才绕山路遇到土匪。李延宁之前有去实地考察过那条遇到土匪的山路,地势不算太高,就是周围有土坡,树木高,植被多。

若是砍掉周边植被,将土坡铲平直接覆盖做路面,扩大的面积做马车木轨道是很合适的。

李延宁初步决定在这两段路修马车木轨道。

李延宁前几天与徭夫们聊天才知道,他们的修路经验有多丰富。他们为了使道路坚固耐用,官道的底层地基是铺设大石块作为基础,这些石块可以稳定道路的结构,防止下沉和塌陷。

接着在石块上用小碎石填充空隙,以平整道路表面。为了便于行人和马车通行,确保马车行走能四平八稳,提供更好的行走和驾驶体验,还要在最上面铺上粘土层。

粘土层中掺入碱性物质,不仅可以填平不平坦的地面,同时也有防止沙石流失的作用。而掺入的碱性物质既能防止杂草生长,也能保持道路干燥,抑制植物生长。

李延宁现在就要在这两段缓坡上铺马车木轨道。现代铁路铺的是铁轨,李延宁要铺的是木轨,牵引的动力自然不是蒸汽机而是马。

做轨道的木材质地要求要坚硬无比,还需要经过防腐处理,而枕木最好用较软的木材,才能与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,轨道才能更平稳。

修建的思路是,先筑一个比较厚的路基,这点已经不用多费力气,原来的官道满足这个要求,缓坡上的官道稍作调整就行,山路需要费些力气。

路基上铺枕木,枕木上加木轨道,马在枕木之间的路基上跑,马车在木轨道上行进。李延宁和工匠们现在要做的是测出马跑起来的步伐间距,保证马每跨一步都能自然地踩在两根枕木的路基上。

因为枕木是比路基凸的,马蹄若是踩到枕木必然会不舒服,他们要做的是让枕木上的间距与马跑起来的步伐间距基本吻合。

这样也有诸多好处,马儿为了不踩到枕木,而是踩在枕木间的路基上,只能保持相同的迈步幅度,让蹄子迅速奔跑。如此马拉车的速度就会恒定,有利于掌握运输的时间。

另一方面,马在轨道上与在路面上比,能拉更多的货物。坚硬平坦的道路,马拉车还好一些。若是比较坑坑洼洼的路,比如这段缓坡道路和山路,再加上雨雪天气的话,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会更大,马拉车更费劲儿,能拉的货物就更少。

而铺上的木轨道光滑又平直,车轮在轨道上跑,将不受天气影响。摩擦力相对在其他路面要小得多。如此,相同的马在轨道上能拉更多的货。

而且还可以把多辆车连起来,前头让多匹马来拉,形成轨道马车,不仅节省运力,还能运送更多的物资。

战时,不管是为前线运送军需还是士兵都是非常快捷的。平时商人运货或是拉人出行也会非常方便快速。

工匠们听完李延宁的设计,各个眼冒精光,这要是能成,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幸事。他们以及子孙后代也不用经常来服徭役填平路面了。只要定期维护木轨道即可,这不比满山挖石,搬运黏土来得省时省力?

各位工匠们便对所需的木材,枕木间距讨论起来。李延宁与他们一起讨论的热火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