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开心心小神仙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128小说www.128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如何辨别于神?众人常说眼神,目通于肝,魂精之所出,心主神明,照于魂精,魂神所照,名之为视,眼神有量,亦有浊净,心神之精,所寄托也,是故众人眼神有清有浊,有轻有重,神光之所动摇,轻重清浊,变换不休,名为动摇精神。

常人对望,观见气色,即说精神好恶,精为精华,神为神明,精之神,名为光泽,光泽者,润也,受泽润者,颜色不凋,精华充溢,光泽外散,常人观见,乃说可爱,明净无瑕,纯洁软滑,视之美好,乃生喜爱。

众人精神消耗,即需闭目养神,若肢体不能协调运作,精气之运转,不能周圆,是故行住坐卧,宜于调和,肢体动而精气转,呼吸顺而气息平,魂神安而心思宁,不学内修证明者,当如是修养于身。

颂:

众人有魂神,日日自运用,

一动或一静,或有意念生,

精神自动摇,神化有浊净,

精华为光泽,众人说气色,

闭目为养神,莫以为梦堕,

思虑安宁已,精气神亦安,

闭目而养育,精神可长保,

行住与坐卧,四时宜调和。

眼神发散,照见天下,譬如日月照耀世间,日光所照,即有温热,月光所临,即有清凉,众人双目,发散神光,所照临处,亦复如是,譬如灯光,所照耀处,亦有温凉,常人精神不调,气血有浊,心神不明,被众生照见而不能察觉,是名无知。

内敛精神而修持之士,精神内明,光泽外照,一身精神平宁,若初修者,不善调摄精神,是故常有精光外露,迷人谓之善修,而诚不知是彼粗陋,外露精神耳,若善调摄精神者,气息顺乎天地之理,精神秉于阴阳之变,隐显随意,常人难辨。

善修之士,精神纯明而神意洁净,是以有德,能参见无相之妙,若粗陋人,虽复长年修持,而精神不明,神意不净,心思不纯,以此无德,不能参见妙明,虽学圣明经典,久年亦不能悟,不能成就无师之道,于大修行不能得入。

颂:

神光满世间,觉性常周遍,

众人自有神,身心浊不见,

目光如电光,或现或不现,

善修精神者,神气常内敛,

神明心亦明,精明气亦明,

有相或无相,诸明在天然,

众人自有心,浊劣不能见,

苦修于长年,漏心填不满。

何为大修行?无师之道也。众修士以宿世结使重孽所蒙昧,智慧不明,德性不发,是故心志怯懦不敢独行,或智量有差不能自悟,虽爱修真,而真心不现,幻劣心性,常左右之,使生懈怠、怯懦、怨尤,渐而乃生轻慢、狂妄、邪见,于是成为恶毒之士,心志偏颇,思想邪劣,不信因果,不爱圣德,恣欲纵情,不尊道德,或修入邪,自堕鬼魔。

古往以来,诸得道者,虽从师学,而独自修,诸大圣者,道听途说而能自悟,独修独行,而能成就,彼人成就已,复能使众迷自明,能成就人,诸圣得道已,复能使人得道,如是大成就,甚难稀有。

迷人劣心,懈怠甚重,投机取巧,偷心甚重,何以有此心?以彼等怯懦心重故。怯心贼人,焉敢独行无人旷野,于无知前路,渺茫之中,焉敢独往,如是怯贼,则爱取巧,以怯懦而生诸下劣心,彼等不能独立自立,虽欲修持,而不能入正门。

若有师来,彼等甚爱,虽学彼法,而不自悟,一切疑惑,专求师解,一切疑难,不自求破,烦劳师者,如是愚痴懈怠之人,虽修百年,未有一日入正法门,未有一日登正法殿,未有一日行正法道,盲修瞎炼,虽或有验,亦是镜花水月,了无实得。

颂:

若心无正见,不能正定圆,

于下劣心意,随即生狂慢,

若不自觉察,不久堕邪魔,